新京报讯(记者 郑艺佳)自1989年国内首家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开业,国内主题公园拉开了大幕。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主题公园建设热潮,到如今方特、欢乐谷等本土主题公园遍地开花,以及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北京环球度假区的高调进场,中国主题公园市场在32年间的变化令人惊奇。新京报记者采访了60后、80后、90后和00后四代人,通过他们的视角,展示普通人眼中国内主题公园市场的变迁。

 

上世纪90年代:主题公园“鸿蒙初开”

 

资料显示,随着1989年9月“锦绣中华”的开业,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就此诞生。首代主题公园以自然资源、历史或文学为主题建设的园林为主,而第二代主题公园以微缩景观、影视城为特征,世界之窗正是其中的代表项目。

 

在1991年开设中华民俗村后,华侨城成为了国内主题公园的“探路者”。1994年,深圳世界之窗建成开业,成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由香港中旅集团和华侨城集团共同投资兴建。微缩的各类历史古迹、地标建筑,让每位游客都能体验到不出国也能看遍世界的新奇感。据悉,深圳世界之窗开业半年后,游客接待量已超过300万人。而随着深圳世界之窗的拔地而起,国内主题公园建设也迎来新一轮浪潮。

 

1998年的夏天,在高温、蝉鸣和接踵的人流中,“60后”屈女士第一次踏进了主题公园。那是长沙世界之窗,湖南首家主题公园,由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侨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中旅集团共同投资兴建,历经两年建设,在1997年开始试营业。

 

如今屈女士最先想起来的,依然是长沙世界之窗入口处的大喷泉。当时,屈女士老家尚未发展起来,并没有人会去建设喷泉,这是她第一次亲眼看到这种奇妙的景观。当时,长沙世界之窗的游乐项目采取单独收费的分票制和套票类的通票制并行。几十元的过山车门票,对没有买通票的屈女士来说并不便宜,不过因为屈女士的丈夫喜欢,依旧咬牙买了,一直记到现在。

 

“当时我们还年轻,长沙也没有地方玩,想带孩子玩,就去了。”屈女士说。屈女士的丈夫随后补充道:“新鲜,值得,特别是一家人一起。” 

 

有一位业内人士曾称,主题公园存在的价值便是“造梦”。而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蓄势腾飞,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大举并进的时代,无数像屈女士一样的游客,正是通过这样的主题公园,窥见世界一隅。

 

21世纪初:欢乐谷与香港迪士尼乐园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期间,还崛起了一批如今“扛把子”的本土主题公园品牌。例如1996年开业的杭州宋城,为品牌日后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华侨城旗下深圳欢乐谷的开业,标志着国内主题公园迎来又一个新时代。

 

1998年,深圳欢乐谷正式亮相,总投资20亿元,是中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的主题公园连锁品牌,也是国内第三代主题公园的代表项目之一。据了解,国内第三代主题公园以都市娱乐为特征,游乐园成为其主要类型。

 

90后小李是中山人,15岁那年第一次去了深圳欢乐谷。当时小李刚刚中考完,陡然卸下的压力迫切需要找个出口释放,深圳欢乐谷显然是合适的去处。而在园区的一众项目中,小李最喜欢的就是跳楼机。

 

“是我第一次玩跳楼机,但是要排很久的队,本来有些不耐烦,但坐上去那一刻,觉得一切都值了。”小李告诉新京报记者,“跳楼机运转后,比起害怕,更多的是兴奋。我还记得那天天气很好,在跳楼机上可以看到整个欢乐谷,非常漂亮。”从那以后,小李便成了游乐园爱好者,尤为喜爱过山车这类的刺激项目。

 

而在欢乐谷迈出前进脚步后的世纪交界之际,另一家主题公园正在中国香港酝酿,并随后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2005年,香港迪士尼乐园正式开业,运营首年游客数量超过500万人次。而于1955年开业的加州迪士尼乐园,是世界上第一家主题公园。作为全球第五家、亚洲第二家、中国第一家迪士尼乐园,香港迪士尼乐园“光环”加身。也正是香港迪士尼的落地,让更多的国内游客首次见识到了主题公园“IP”的威力。

 

80后珠海人小鱼,是2006年去的香港迪士尼乐园。小鱼回忆说,当时身边去香港、澳门玩的人,比去广州、深圳的还要多。她非常清楚地记得,当时香港物价高昂,吃个面都心疼了很久。但即便如此,香港迪士尼乐园仍有巨大的吸引力。

 

“我小时候,家乡基本没有什么游乐设施,就是公园的小火车之类的,各地的主题公园还没建起来。”小鱼兴奋地说,“之前我从来没去过标准的主题公园,香港迪士尼乐园也是我第一次去这类地方,真的很开眼界。”不喜欢刺激类项目的小鱼,偏爱旋转木马,让她感觉十分梦幻,她还与米老鼠拍了合影。不过在回家后,小鱼不小心删除了相机内存卡里的所有照片,让她特别心痛。

 

如今:第四代主题公园与迪士尼、环球同台竞技

 

进入21世纪后不久,第四代主题公园应运而生。有分析指出,如果说第三代主题公园的特色是“有体验,无主题”,那么占地面积大、影像逼真、景点多样、内容丰富的第四代主题公园,便是以“全产业链+新科技+大IP”为代表。

 

2007年,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开业。资料显示,芜湖方特欢乐世界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凭借特种电影和数字动漫技术,芜湖方特欢乐世界也成为国内第一个完全自行研发、设计、建造的大型高科技文化主题公园。以芜湖为起点,目前华强方特已在国内20个城市落地项目。此外,方特也以《熊出没》成为了少数拥有成熟IP的主题公园。

 

在方特快速“攻城略地”之际,欢乐谷也在不断扩张。目前,全国9家欢乐谷分别分布在深圳、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另外,2006年和2014年,广州长隆欢乐世界和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正式开业,珠三角地区主题公园集群也进一步稳固。

 

新京报记者随机调查的8位00后中,在主题公园启蒙方面,本土主题公园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8位00后分别来自上海、北京、广东、河南等地,当问及第一次去的主题公园,回答普遍都是离家较近的上海动物园、北京欢乐谷、郑州欢乐谷等。

 

不过,在问及喜欢的主题公园时,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以最高票数夺冠。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式开业,顿时引爆国内主题公园市场,开业第一年累计游客接待量超过1000万人次,并在开业首年实现盈利。时至今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人气和关注度依然居高不下。此外,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也引发了本土主题公园对自身IP发展的空前重视,各类原创IP、合作IP层出不穷,但热度之下,优质IP仍需要时间积累。

 

眼下,国内主题公园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聚集区域。目前,竞争最激烈的主题公园市场仍是长三角地区。而京津冀地区,将随着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开业成为新的焦点。从1989年到2021年,中国主题公园已走过32年历史,始终不变的,是游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眼下,北京环球度假区试运营在即,未来中国主题公园市场又将迎来怎样的新面貌?所有人都在期待。

 

新京报记者 郑艺佳

编辑 李铮 校对 王心

图片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